12條回家生活的路-簡子倫-種子野台的趣味練習,就是貼近生活
簡子倫-種子野台的趣味練習,就是貼近生活
「我希望,在回家的路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生物。」
創立「種子野台」的簡子倫,透過多樣化栽培、採集調查、遊方學習、影像記錄、活動企劃及藝術創作,投入非典型的保種運動,還玩興地喊出「沒有錢,至少口袋裡還有種子!」這種口號,多方嘗試著讓種子帶入生活,讓傳統作物與祖輩間相依的場景,能在日後生活延續下去。
家是什麼?是我們共同擁有的、某種特定的味蕾記憶,換句話說:保存傳統作物,就是維護好回家的路!
從食物自主到保種行動,感受種子的超連結
原本研修古物維護的簡子倫,回到花蓮後實習農作、開著菜車到農家間收菜,從食物自主的練習,轉而好奇種子背後所衍伸的脈絡,於是他展開了一連串的實驗,自組三輪車展開交流行動,就效益而言,起初的摸索只是勇氣可嘉的嘗試,方法尚待檢討,而鄉間的採集交換還不足以滿足簡子倫對作物多樣性及民間保種的好奇。
前後申請了龍應台基金會和雲門流浪者計畫的補助,前往印度觀察民間保種和種子銀行、去日本感受古來種在生活中流通的情形。原來啊~一顆小小的種子不僅是餵養生命的寶藏,背後還深深連結著地方情感、知識系統和文化脈絡。非農藝背景的他不斷在學習和轉化,他思考著自己在保種行動中該站在哪個位置。
「作物,需要有人去種、有人使用才容易保留下來,守護傳統作物,比方栽培、保存、料理、研究、推廣、倡議,其實每個環節都可以有位置,大不了還可以用「吃」來參與。」在人們對咖啡風味考究極致的現在,簡子倫覺得,保種可以再立體一點、再全面一點,為作物著想就得找出它本身的魅力,『當你品嚐地方作物的同時,也一併吞噬了一方風土。』
傳統作物的再次發光 由生活決定
傳統作物的消微可能是市場條件下的結果,方便生產管理和規格運銷的品種成為主流,而食物的單調化讓田間作物也單調化了,「城市裡的市場樣貌其實也衝擊著農村地景」,味蕾記憶背後,祖輩流傳下來的田間耕作智慧也遺失了,世代差異也形成「作物的斷層」,傳統作物可能成為了被遺忘的食物,「但種子有名有姓,當初在地留下的品種,也就存在著風土的適應性,被地方賦予了名字,味蕾,其實也能連結到一個地方和族群文化記憶。」祖輩留下來的食文化遺產,不認識它太可惜了,況且,地方品種的環境韌性,透過持續種作和參與式育種,能幫助面對漸趨極端的氣候條件。
一般人對於保種的概念可能以為將種子保存下來,然後讓它在適當的環境下可以再度發芽就好啦。他觀察到,印度保種一併留下的,是當地的互助網絡、農田生態系、混合農耕模式及心靈產業;日本則是透過保存會、栽培交流、市集活動、特定食堂、食農教育等,延續著古來種的文化精神。想要保存種子的「活」文化,不能只是留種而已,他充分發揮「種子野台」的精神–進入生活!
前幾年,應台北植物園邀展,策劃五感體驗的《人藏夢.夢藏種.種藏人》,延請料理家和部落友人到展覽現場PK料理,還將展覽拉回花蓮的傳統市場內做游擊食譜工作坊,直接與買菜媽媽們交流;採種小旅行則以識米、手作、限定料理,帶出地方米種的歷史風味;到部落進行社區藝術,合作一個的穀倉裝置作品,找回老人家懷念的味道;製作篩籮型態的跳床互動裝置,傳達人在其中跳躍宛若種子的體感,以回溯外婆的花生種植記憶;長期蹲點,拍攝傳統作物的紀錄片;甚至以「腐海」為名,開發臭豆腐,預備以群眾喜好來推展地方品種。這一切嘗試,都是希望呈現更多在生活裡的路徑。
沈浸式教育 將種子從遊戲帶回生活
去年他和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透過林務局的支持以一整年的時間拍攝卓溪布農族的傳統作物。嚐到各家布農豆豆湯的不同滋味,來自他們的自家菜園。每一碗豆豆湯的滋味,背後有著布農媽媽(tina)對豆種栽種管理保存的知識、作物偏好、地力及輪作順序的研判,及煮食技巧的傳承。
喝了各種豆豆湯,簡子倫的野台精神又想,除了記錄片,怎麼轉化創作,讓人覺得更有趣?《煮一鍋名為時間的豆豆湯》將豆豆化為抱枕,湯鍋仿若充滿多樣性的遊戲球池,而一旁投影出來的,是tina在熬煮豆豆湯和田間勞動的景像,整個作品就是藏種人生活場景的轉化,一家人圍著一鍋湯談論著豆的傳承。
「我覺得好玩很重要啊!有機會讓『好奇』形成更深的認識,以遊戲發想的創作容易獲得群眾反饋;而透過不同對象的合作、連結,保種行動可以開拓出更多可能。」如種子一般,療癒、富含趣味和多樣性,簡子倫仍然在練習,期待在家鄉故里,有更多人共同守護祖輩所流傳的文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