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條回家生活路-施至謙x楊鈞凱-我要打十個!快來和我組隊吧!
施至謙x楊鈞凱-我要打十個!快來和我組隊吧!
影視工作是一種既獨立自由,又非常強調團隊合作的行業。回來花蓮生活的施至謙和楊鈞凱,接拍了幾支在地宣傳影片後,逐漸認清,要改變影視業在花蓮的處境,創造”氛圍”很重要。除了接下花蓮影視協拍中心的工作,他們也和一群朋友開辦影視課程,要讓更多人變得很厲害,而且有自信,在他們心中,花蓮絕對是創作者的天堂,假以時日,這群人隨時組隊起來都可以爆打對手。
有十足的熱情就有一席之地
在影視產業從零開始打滾出來的施至謙,是在大學時被朋友拉去片場幫忙才認識了影像的工作。愛上那種團隊創作的氛圍後,他瞞著家人自己跟著師父在拍片現場打磨,一路成長至今。現在他可以在花蓮生活,用網路跟夥伴或業主開會,討論拍攝流程及影像風格,決定開拍了就出一趟任務。
在拍攝現場,每一個工作都至關重要,從導演、製片到助理,每一個個體都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一起出任務。一個用心優秀的攝影助理,是拍攝劇組間的搶手貨,沒有踏進這個產業也可能無法想像,一個能讓劇組吃到熱騰騰便當的製片有多重要。但在花蓮,並沒有讓人得以認識到這個行業發展的氛圍和機會。
「其實,接花蓮的案子只是為了養員工,接花蓮影視協拍中心的工作,是想讓在地學員或對影像有熱情的人,有機會可以接觸到正式劇組的工作環境,我想讓更多人知道,在這個行業,有熱情,絕對有一席之地。」
開辦課程,見證學員三級跳的轉變
當初決定回花蓮生活時,施至謙就想把自己對影像的一些專業貢獻給花蓮,所以雖然地方拍攝案的規模較小,他還是接。但幾番下來,與公部門在影像美感認知上的落差,讓他如自由落體般頓悟了,好在後來結識了在東華大學語傳系任教的楊鈞凱老師,一個在業界、一個在學界,他們決定要從另一個角度去切入影響在地,就是開辦影視課程及研習營。
影視科班出生的楊鈞凱也是為了妻兒來到花蓮生活,曾是《賽德克巴萊》導演助理的他,非常清楚花蓮在產業環境及教育資源上,學生可以獲得的機會和刺激比較少,所以當Tim提出要開辦影視課程研習營時,兩人一拍即合,連手籌組了「拍拍看影音學堂」,用小班制的密集訓練,邀集多方業界人脈資源來授課,在花蓮第一次出現了專業級的影視課程。
接手花蓮影視協拍中心的工作後,他們也推出二支廣受好評及點閱率超高的宣傳片,都是動員百人的拍攝工作。對他們來說,宣傳片的拍攝工作就是將學員們再次集中訓練的夏令營,從前置發想、拍攝到完成,讓學員有機會可以實際參與過一個比較正式的拍攝工作。楊鈞凱:「這種”氛圍”很微妙,就是要把一群對影視有興趣的人串連在一起,可以跟外地串連、可以在花蓮發生,也可以不在花蓮發生,但花蓮是個好基地。」
影視是最自由、跨域的行業
手機及網速讓我們進入全民影音的時代,影視的產業環境也改變了。施至謙當初也是在台北觀察一陣子,確認他的工作屬性是他可以在花蓮生活也沒問題後,才回來的。他現在就是在花蓮生活,在外地工作,也希望有機會把西部的工作拉到花蓮來做。楊鈞凱:「喬治魯卡斯的王國蓋在沙漠裡,一個超遠的地方,但那裡可以做出全世界最厲害的動畫,我覺得花蓮也有這個特質。」
身為花蓮人的施至謙總覺得花蓮人老背著一個壓力,就是要跟別人證明花蓮也不差。但在他心中,花蓮應該是最有本事不斷嘗試新東西的城市,越是谷底越應該勇於嘗試,反正不用怕變更差,所以在創造上要更勇敢,不用模仿誰,大家都勇敢點就有可能發生轉變。
培訓課程看起來像是長期投資,但只要有心投入,日後的回報是可預期的。在施至謙眼中,有些學員放到產業界已是沒問題的,只要他的積極度夠,去外地實戰回來後戰鬥力都爆表,有得現在賺得錢都比他還多;在教育界的楊鈞凱也很鼓勵學生去外地實習,把推他們進劇組打磨,去看更多東西,創作能量的累積絕對是跨域相互刺激後,會大爆發的,這些能力都會累積下來,成為一部好作品的能量。
而培訓出來的學員不一定要綁在花蓮,這個行業本身就是很自由的,但若能在花蓮創造出一個好的氛圍環境,好的支援制度,讓流動的創作能量能在這裡聚集,再加上花蓮這裡絕佳的生活品質、絕對自由的創作空間,是有機會吸引更多影視人才到花蓮生活的,那時生活與工作的距離,真的只有一點點而已。